强寒潮来袭,是在“啪啪打脸”全球变暖吗?

2021-11-09 08:35
由 admin 发表

“好冷啊!”“雪真大!”立冬前后,一场大范围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域,东北地域遭遇大暴雪。雨雪和大风,让人们感到异常冰冷。

11月8日18时,中央气候台又是“三警齐发”,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、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!

与此同时,2021年结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,会议的议题是: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、控制全球变暖。

为啥要控制全球变暖?让冬季暖和一些难道不好吗?这样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“啪啪打脸”全球变暖的判别……

带着强寒潮给大家带来的问号,经社君和国度气候中心气候效劳首席专家周兵聊了聊“天”。

11月7日至8日,辽宁省锦州市普降大雪到暴雪,市民纷繁走上街头清算积雪。(朱夫昕/人民图片)

一问

这次寒潮带来“断崖式”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,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“打脸”全球变暖的说法?

周兵以为,强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对立,其实并不矛盾。全球变暖不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,直接对应着“暖冬”“冷冬”或“某次过程冷不冷”。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均匀气温总体呈偏高趋向,当受气候事情影响时,个别年份仍会呈现冷暖动摇,会有强寒潮发作。

强寒潮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天气事情。事实上,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高温热浪、干旱、洪涝、台风、寒潮等极端天气事情频率增加、强度加强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,近年来全球极端冷事情并不稀有。我国冬季极端冷事情时有发作。

当前,全球变暖总体趋向没有改动。世界气候组织发布的《2020年全球气候情况声明》指出,2020年是有记载以来全球均匀气温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;过去五年(2016—2020年)和过去十年(2011—2020年)分别是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五年和十年;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每个连续十年都比1850年以来的前一个十年更热。

11月6日,宁夏银川市迎来降雪天气。宁夏气候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。(新华社记者 王鹏/摄)

二问

为什么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冷事情时有发作,而且强度常常十分强?

周兵说,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,我国冬季均匀气温整体呈增暖趋向,1961年以来每10年气温上升0.41℃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时有冬季气温偏低的年份,例如,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作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灾祸严重。

全球变暖招致气候愈加不稳定,极端冷事情强度在增大。全球变暖改动了全球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,并经过海—气、陆—气互相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。例如,依据国度气候中心预测,今冬将构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情(赤道中、东安定洋海表温度异常呈现大范围偏冷、且强度和持续时间到达一定条件的现象),拉尼娜事情的呈现常常和冷冬联络在一同,这是由于中高纬度地域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,形成冷空气频繁南下。

此外,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作的重要缘由。北极地域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—3倍,是全球变暖的放大器,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。在增温趋向下,北极涡旋削弱,极涡内的冷空气团结南下,会使得相关地域气温明显降低。

11月7日,山东省邹平市迎来寒潮降雪,黄山街道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把意愿者送来的棉被送到老人房间。(董乃德/人民视觉)

三问

能不能别再控制全球变暖,让冬季暖和一些难道不好吗?

周兵说,有人可能会以为,不再严厉地控制全球温升,让冰冷的冬季更暖和,能够让大家少受点寒潮冷冬之苦。但那是不理想的。

国度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蓝皮书标明,近年来我国极端冷事情次数总体是减少的,但极端冷事情的强度并未削弱。也就是说,随同着全球变暖的,常常并不是普遍而平均地升温,而是像跷跷板一样,要么极端的热,要么极端的冷。气候变化还有一个现象,湿者更湿、干者更干、热者更热。这与世界气候组织预言的人类将直面更热、更旱、更涝的将来相分歧。

近期国内外发作的种种极端天气,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——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,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微风险,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应战之一。

全球变暖更多是人为要素招致的,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,二氧化碳浓渡过高。强化碳排放约束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控制全球温升幅度,是极有必要的。结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特地委员会第六次评价报告第一工作组今年8月发布的《气候变化2021:自然科学根底》显现,气候系统各圈层都呈现了史无前例的变化,将来气候将继续增暖。

各国应共同努力,进步防备气候风险认识,增强防备和应对才能,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。这正是如今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2021年结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目的。

四问

今年以来我国的均匀气温依然在上升吗,估计今冬会很冷吗?

周兵表示,我国是季风性气候显著的国度,冬季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,来自极地或中高纬度的强冷空气会经过多个途径影响我国。国度气候中心的统计结果标明,拉尼娜事情发作的年份,空气的活泼水平相对要明显一些。国度气候中心估计,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、权力偏强,中东部地域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。

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、权力偏强,与全球变暖趋向并不矛盾。今年以来,我国天气气候复杂,气候显著异常。截至10月27日,全国均匀气温(12.7℃)比年同期偏高1.1℃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,贵州、湖南、福建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宁夏、江西、西藏、上海、湖北、广西和安徽这13个省(区、市)均匀气温,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。气候变暖仍是我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旋律。

11月7日,辽宁省朝阳市迎来大到暴雪天气,朝阳环境集团机扫公司打扫员在清算道路积雪。(仇一军/人民图片)

五问

我们平常常听到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,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?

周兵说,人们经常混杂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概念。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均匀状态的变化。气候变化有两个重要的事实支撑,即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情增加。

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是迟缓的,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。近百年的现代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动摇与人类活动共同形成的,近5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形成。

六问

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怎样有效应对寒潮和极寒天气?

周兵表示,大范围极端冷事情容易给生活、消费带来严重影响,需高度注重并增强防备和应对。

一是要注重极端冷事情的影响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,社会和公众常常容易无视极端冷事情的防备和应对。应强化对极端冷事情的应对举措,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,增强信息共享,进步结合应对才能,最大水平地防止或减少不利影响和危害。

二是要增强致灾机理研讨,进步预警才能。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,全球变暖招致极端灾祸频发,强度加强,要增强对冬季极寒事情的跟踪剖析,进一步展开归因与致灾机理研讨,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测、影响评价程度,进一步进步灾祸风险预警才能。

三是继续做好冬季低温天气影响防备。估计明年1—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,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域气温可能比终年同期偏低,发作阶段性极端寒潮事情的可能性大。各地需求继续防备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,做好煤电油气等能源调度和供给保证,做好春运保证工作,增强森林草原和城乡防火。
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赤峰蒙仁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